国寿安保旗下新基仅募集26元!基金没人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虽然市场对基金行业不景气早有一定预期,但从来没想过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近日,国寿安保基金发行的一只新基被推到了聚光灯下,“新基金仅募集到26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产品成立全靠“自掏腰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27日,国寿安保高端装备基金正式成立。据其官网资料显示,该基金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10000026元,有效认购总户数仅为5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有1000万元来自于基金公司自购,而剩下的26元来自于4位基金公司员工的自购。换句话说,该基金对外募资额为零,产品成立全靠基金公司“自掏腰包”。
公开资料显示,国寿安保高端装备基金是一只股票发起式基金。按照相关规定,发起式基金的成立条件包括:发起资金提供方认购本基金的总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不含认购费用),且承诺其认购的基金份额持有期限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不少于3年。
虽然市场对新基仅募集到26元多有调侃,但若考虑到该基金的募集期仅一天,这个成绩似乎也没那么难接受,甚至给人国寿安保就没指望新基募资太多钱的感觉。
募集时间短是一方面,市场对国寿安保启用 新人 基金经理或也是影响新基募资额的因素之一。
国寿安保高端装备股票发起式的基金经理为闫阳。公开资料显示,闫阳于2018年7月加入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
截至目前,闫阳旗下共有2只在管产品。除国寿安保高端装备股票发起式外,闫阳自2023年12月28起担任国寿安保稳惠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至今还不满3个月时间。
业绩方面,截至3月19日,国寿安保稳惠混合今年以来净值下跌2.55%,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近7个百分点。而该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兆威机电,虽然春节后跟随市场底部反弹,但年内股价仍累积下跌超过25%。
除了国寿安保高端装备,1月26日成立的国寿安保景气优选的认购户数同样仅为5户,发行总规模也刚刚超过1000万元。
而去年国寿安保基金共发行了8只基金,其中有4只是以发起式的方式成立,认购户数均不超过5户。除去基金公司、基金公司内部员工自购外,这4只基金对外募集金额均不超过1000元。
虽然多只新基发行“遇冷”,但国寿安保基金并非等闲之辈。官网资料显示,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国家共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专业理财机构,是中国保险业成立的首家基金管理公司。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寿安保基金在管公募产品总规模为2706.86亿元,在现有199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30,其中非货基规模1485.72亿元。
这样一家2700亿规模的险资公募为何要死磕发起式基金,甚至不惜“自掏腰包”也要成立新基呢?
逆市布局的“种子”?
事实上,在资本市场一直有“基金好募不好做,好做不好募”的说法。因为市场火热的时候,不少投资标的估值也较高甚至存在极大泡沫,新基发行虽然顺利,但也很容易套在高位,一如前几年高位布局新能源的基金,时至今日亏损的仍不少。
但在市场持续调整,整体氛围低迷时,尽管一些优质标的的估值已经合理偏低,但由于投资者信心不足,渠道销售难度大,基金募集少甚至募集失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在此背景下,“低门槛”发起式基金引发市场关注。数据显示,以成立日来看,截至3月17日,今年以来新发基金共有216只,其中发起式基金有73只,占比达33.8%。这意味着,公募市场每成立3只新产品,就有1只是发起式基金。
发起式基金是基金管理人及高管作为基金发起人,以认购基金的一定数额方式发起设立的基金。发起式基金成立门槛相对较低,不受首发募集规模2亿元等金额限制,成立相对灵活,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募集压力更小一些。
近年来,发起式基金数量不断增加,已逐步发展成为基金行业中的重要力量。刚刚过去的2023年,年内新成立发起式基金首次突破400只,刷新历史新高;2020年到2022年各年度成立的发起式基金分别为190只、318只、351只,占新发基金总数的比重逐年上升。
综合来看,基金公司押注发起式基金的核心逻辑其实就是:抢先行情布局,以谋求能及时低位布局,通过后续的精耕细作,在业绩向好做持营,把产品规模做大。
虽然短期来看,发起式基金规模不显,加上多数募集资金源于自购,很难给基金公司带来可观收益,但作为一颗业绩“种子”却有其价值。
当然,同样是低位布局,基金成绩差别也很大。“种子”能否成长为参天大树还需要考验基金经理的选股思路和节奏把握。
需注意的是,发起式基金虽然成立门槛低,但并不意味着基金管理人维护产品的压力就一定更小,规模不稳定的发起式基金可能面临清盘的风险。因此,基金管理人在成功发行发起式基金后,仍需要认真对待产品运营,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