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又现“百万级罚单”,今年累计被罚超2000万,三季报“增利不增收”

2024年12月06日 | 小微 | 浏览量:70794

光大银行又现“百万级罚单”,今年累计被罚超2000万,三季报“增利不增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光大银行(601818.SH)再领“百万罚单”,旗下上海大华支行涉贷款管理等违规行为被罚,时任支行副行长也受到警告处罚。

证券之星注意到,光大银行近年来屡次卷入监管处罚风波,其在信贷管理、票据业务及内控体系方面的问题频发。尤其是2024年,光大银行的违规行为愈发显现,罚单频繁,且涉及多个分支机构,累计罚款金额已超2000万元。

光大银行又现“百万级罚单”,今年累计被罚超2000万,三季报“增利不增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外,光大银行此次披露的三季报业绩表现亦未能令人满意,虽然净利润有所增长,但营业收入却连续下滑,呈现“增利不增收”的尴尬局面。

光大银行又现“百万级罚单”,今年累计被罚超2000万,三季报“增利不增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监管处罚频发,合规管理漏洞显现

12月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光大银行上海大华支行,因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信用证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150万元。

同时,时任光大银行上海大华支行副行长胡中利,也被处以警告。

证券之星注意到,除此次“百万罚单”外,2024年,光大银行的违规行为呈现出“全方位”的特点,几乎涵盖了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

从信贷业务到票据管理,再到内控执行,光大银行的合规管理体系存在严重漏洞。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1月7日,光大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累计收到超过30张罚单,罚款金额累计超过2000万元,其中信贷业务违规占比最高。

这些问题涉及贷前调查不尽职、贷中资金违规回流、贷后监管不力等多个环节,显示出银行在信贷全流程中的合规管理存在隐患。

尤其是信贷业务中的贷前调查问题,2024年5月17日,光大银行南京分行因“集团客户授信管理不到位;面签核保工作不到位;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不严;贴现资金直接回流出票人;贷款数据失真”罚款200万元。

成为今年以来单笔罚款金额最高处罚之一的同时,也暴露了光大银行在信贷管理中的疏漏和不严谨。

而在贷中管理方面,2024年9月2日,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宁分行因“授信管理不到位、贷款“三查”不尽职,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罚款90万元。表明光大银行在贷中管理方面的漏洞也同样严峻。

在贷后管理方面,光大银行的失误同样令人担忧。多家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等问题被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银行的违规问题不仅限于信贷业务,还广泛涉及票据、外汇等多个业务线。票据业务是光大银行的另一个“重灾区”,其中,贸易背景审查不严、保证金管理不规范、资金流向管理失控等问题,频频引发处罚。

例如,徐州分行因“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严”被罚115万元,盐城分行因票据业务资金违规被罚209.49万元。

此外,光大银行的内控管理问题也不容忽视。光大银行总行曾因“投诉处理内部控制不严”被罚20万元,而多家分行则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高管人员未经任职资格核准履职等问题遭到处罚。这些问题无疑暴露了光大银行在企业治理层面存在的深层次隐患。

业绩表现“增利不增收”

与频繁的监管处罚并行的,是光大银行的业绩表现。

证券之星注意到,尽管光大银行在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92%,实现了384.14亿元的净利润,但其营业收入却出现了连续下滑。

根据光大银行最新的财报,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23.99亿元,同比下降8.76%。这一变化表明,尽管银行的利润有所增加,但其收入水平却未能同步增长,一顶程度上反映出光大银行在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和业务结构优化方面存在问题。

数据显示,光大银行的营业收入已连续8个季度出现同比下滑,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利息净收入的下降。

今年前三季度,光大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725.90亿元,同比下降11.03%。与此同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同比下降了20.56%,为151.72亿元。这一系列数字表明,光大银行在拓展新的收入来源和业务结构调整方面面临较大的挑战。

光大银行的“增利不增收”现象,反映出其在经营和战略上的失误。虽然净利润有所增长,但收入的下滑却表明光大银行的盈利模式依赖过度的传统业务,如利息收入,而未能有效拓展其他业务线或创新收入来源。长期依赖单一收入结构的光大银行,面临的压力可能会越来越大。(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李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列表